打造筼筜湖多元生态志愿服务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美丽河湖·同心守护”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凯发k8

打造筼筜湖多元生态志愿服务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美丽河湖·同心守护”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来源:福建生态环境 时间:2025-09-13 13:25

  核心提示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筼筜湖,犹如镶嵌在厦门岛中央的一颗绿色明珠,是厦门生态高颜值的金名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 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9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厦门市思明生态环境局、厦门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美丽河湖·同心守护”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在厦门筼筜湖畔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是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同心守护”系列志愿活动的首站,旨在通过政策宣贯、志愿服务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河湖保护,共同绘制“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筼筜湖生态画卷。

  政策引领,夯实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

  同心守护,启动仪式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

  9月11日下午,活动在政策宣贯与志愿者培训中拉开帷幕。现场专家围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核心内涵、指标体系、厦门实践经验、志愿服务专题进行了系统授课,为十支志愿服务队共100余名志愿者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美丽河湖·同心守护”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在厦门举办

  9月12日上午,启动仪式在筼筜湖白鹭洲女神广场隆重举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仪式并致辞。

  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筼筜湖治理成效和厦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强调了公众参与在美丽河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筼筜湖的碧水清波。

   

  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的志愿者王洛伊宣讲《筼筜湖的诗意蝶变》

   

  现场百余名志愿者共同宣誓 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保护美丽河湖

  仪式上,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代表进行了题为《筼筜湖的诗意蝶变》的宣讲,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传递出新一代的环保决心。志愿者代表发言并倡议,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践行志愿服务的承诺,厦门市园南小学合唱队献唱《梦的地图》。随后,领导们为十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

   

  十支志愿者服务队接旗出发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了美丽河湖志愿服务品牌,展示了厦门市在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及公众参与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作为2025年美丽河湖志愿服务活动首站,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持续推动筼筜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精细化、常态化、全民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厦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将继续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共同守护筼筜湖的一泓碧水。

  相关背景素材

  共建共享,推动美丽河湖保护迈向新台阶

  厦门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筼筜湖治理20字方针,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系统治理经验,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筼筜湖综合治理坚持依法治湖、科学施策、多方共治,系统性治理湖区污染,从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蝶变成高颜值的“城市绿肺”“城市会客厅”。2020年,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2021年,筼筜湖生态修复作为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k8凯发的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2023年,筼筜湖获评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入选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发布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2024年,“深入推进筼筜湖美丽河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有关经验做法7个典型案例之一获生态环境部推广应用;筼筜湖美丽河湖建设案例被纳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库。2025年大阪世博会,厦门筼筜湖展项作为中国城市生态治理的唯一代表性展项独立设台,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样本。

  2.汀溪流域综合治理从高位谋划、截污控源、生态修复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成功创新流域治理模式,水环境治理持续提升。汀溪隘头潭断面是厦门国控断面,2018年以来水质状况持续改善,多次跻身全国水质指数排名前30名“红榜”,2024年氨氮和总磷年均浓度较2018年显著降低,分别下降61.99%与28.11%,2025年1-8月,隘头潭水质保持ⅱ类。2024年,西溪获评福建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3.九溪流域综合治理从提升水系生态韧性着手,采取高位推进、三环联动、强基固本、系统治理等主要做法,标本兼治,走出九溪流域蝶变之路。溪边后省控断面水质从地表v类提升至ⅲ类,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从2019年的40%提升到2024年的98%。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最美水鸟紫水鸡数量增幅达367%。建设安全生态水系42.3公里、生态湿地72亩、生态堤岸6.3公里。打造生态景观区4个、公众亲水空间20处、景观绿道6.91公里。创建“智慧环保 高德工作地图”智慧监管系统,应用于入河入海排口整治、污水站点管理等领域,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小光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优秀典型。

  4.许溪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实施制度建设、清淤疏浚、生态修复、产业融合以及多元化参与的治理模式,统筹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治理,实现许溪流域华丽蝶变。2019年以来,许溪上庄鱼鳞闸省控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主要污染物氨氮和总磷浓度大幅下降,2024年氨氮、总磷浓度较2019年分别下降54.19%、27.56%。2018年底省级抽查11条小流域考核断面中,许溪考核等级优秀,2019、2020年荣获“省级优秀河段”称号,流域内多个镇、村获评“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溪林生态示范动线”于2022年入选福建省百条“串点成线”经典线路之一,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网站地图